|
隱翅蟲喜潮濕環(huán)境。隱翅蟲棲息的環(huán)境多種多樣,隱翅蟲(rove beetle)又被稱為"影子蟲"、"青腰蟲",是鞘翅目隱翅蟲科甲蟲的通稱,屬昆蟲綱,鞘翅目,隱翅蟲科。是鞘翅目中物種最豐富的一科。鞘翅極短,因該科大多數(shù)種類其后翅藏匿于前翅之下而不易察覺而得名。其中,毒隱翅蟲因體內(nèi)有毒液而對人有威脅。但并不致命。隱翅蟲分14亞科900余屬,有20000余種,廣布世界各地。狀似白蟻,體長約0.5~1.0厘米,身體為橘黃色,頭、胸及尾部為鐵青色,故俗稱"青螞蟻"。喜好棲息在水田、草地及樹林中,有趨光習性,常在晚上飛入有燈火的地方,食腐敗的植物與腐爛的動物。隱翅蟲并不會螫人,隱翅蟲皮膚炎的發(fā)生乃因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,含有的刺激性物質(zhì)"隱翅蟲素"(Pederin),接觸10~15秒就反應,會感到劇烈灼痛,造成皮膚的起泡及潰爛,是為隱翅蟲皮膚炎。 隱翅蟲的蟲體各段都含有毒素,是一種類似于強鹽酸性質(zhì)的毒汁,毒隱翅蟲皮炎則是由毒隱翅蟲體液中的毒素與人體皮膚接觸引起,由于夜晚燈光引誘,致蟲通過開放的門窗進入室內(nèi),在人們周圍爬行,常因爬行引起異樣感,被人用手在皮膚上有意無意拍打、壓碎或搓揉,毒汁溢出,粘染皮膚和手,手再去撫摸它處皮膚時,導致多處皮膚受害,2-4小時即可引起皮炎,謂之隱翅蟲皮炎或線性皮炎,毒隱翅蟲的毒素勝過眼鏡蛇毒的強烈接觸毒素,毒隱翅蟲的毒素有3種,即毒隱翅蟲素(Pederin)、擬毒隱翅蟲素(Pseudopederin)和毒隱翅蟲酮(Pederone), 梭毒隱翅蟲的卵、幼蟲、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蟲各部,都有毒素存在。成蟲的毒素主要源于血淋巴,雌蟲體內(nèi)毒素是雄蟲的10倍。毒素分布在昆蟲體內(nèi)的每一部分,把蟲體分成若干段節(jié),不管用哪一節(jié)段接觸皮膚均會引起相同癥狀的皮炎。蟲體各部含毒素多寡不同,腹部最多,胸部和足次之. 隱翅蟲體液感染人體皮膚的途徑有三:一是直接把蟲體揉碎在皮膚上所致,稱為直接感染;二是蟲體的碎片污染了手指,再由手指去摸其他部位導致感染,稱為間接感染;三是蟲子隱藏在衣物、洗臉巾中,使用時把蟲體搓爛使毒液沾污在上面,接觸皮膚后導致感染。不管哪種形式的感染途徑,都有一個搓揉的動作,這個動作是促成皮炎形狀多樣、受損面積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。直接接觸蟲體體液是引起隱翅蟲皮炎的主要途徑。 如需預防指引請致電我公司,我們將為您提供免費的咨詢服務。 |